费雯·丽
原名维维安·玛丽·哈特利(Vivien Mary Hartley),英国电影演员。她成功地饰演《乱世佳人》的斯佳丽·奥哈拉和《欲望号街车》的布兰奇·杜波依斯,两度获得奥斯卡奖。1999年,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名。
费雯.丽基本资料
婚姻状况:1932年嫁首任丈夫律师霍尔曼,1933年生女儿苏珊妮,1938年8月离婚。两天后与劳伦斯·奥立弗结婚,1960年离婚。
难忘的事情:扮演《乱世佳人》中“斯佳丽”
常到的地方:湖
最喜欢的动物:猫,特别视暹罗猫
嗜好:种植花园,猜字迷,搞聚会,收藏现代艺术,散步
恶习:抽烟(据报道,拍摄《乱世佳人》时,她每天抽4包烟),说脏话(她从劳伦斯奥利弗那学来的“fuck”)
最喜欢的花:白玫瑰
最喜欢的国家:法国
最喜欢的菜:法国菜
缺点:一双与优美体形极不相称的大手和频率偏高的嗓音
最喜欢的电影作品: Waterloo Bridge(魂断蓝桥)
最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:Waterloo Bridge(魂断蓝桥)(1940)中的玛拉·莱斯特
爱情:即使在她和劳伦斯·奥立弗离婚且和一位叫杰克·梅瑞瓦的演员同居后,她仍然讲他的照片摆在她床边的梳妆台上。直到去世,她一直使用“奥利弗太太”的签名。
个人语丝:
让观众哭比让观众笑更容易。(费雯丽关于自己的第二部舞台戏《伪善》(1935)的感想)
有些评论把我说成是伟大的女演员。我认为这是愚蠢的,因为它们把包袱和责任推给了我,我不能就这么接受。
有风采的人有自己的原则。 一个女人的迷人,一半来自于她的幻想。
费雯.丽电影作品
1934 - Things Are Looking Up(渐有起色)
1935 - The Village Squire (乡村奇士)
1935 - Gentlemen's Agreement (绅士的协议)
1935 - Look Up and Laugh
1937 - Fire Over England - 英伦战火/火烧英伦
1937 - Dark Journey (黑暗旅程)
1937 - Storm in a Teacup (茶杯里的风暴)
1937 - 21 Days
1938 - A Yank at Oxford
1938 - St. Martin's Lane
1939 - Gone with the Wind(乱世佳人、飘) (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)
1940 - Waterloo Bridge(魂断蓝桥)
1941 - That Hamilton Woman(汉密尔顿夫人)(又译:绝代佳人/ 忠魂鹃血离恨天)
1946 - Caesar and Cleopatra(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)
1947 - Anna Karenina - 安娜卡列琳娜
1951 -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(欲望号街车)(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)
1955 - The Deep Blue Sea
1961 - The Roman Spring of Mrs. Stone (罗马之春)
1965 - Ship of Fools(愚人船)
费雯.丽舞台剧作品
1935-《道德的假面》
1937-《哈姆雷特》
1940-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
1945-《九死一生》
1950-《欲望号街车》
1951-《凯撒与克里奥帕特拉》/《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》
1955-《泰特斯·安德洛尼克斯》
1961-《茶花女》
1963-《同志》
1966-《伊万诺夫》
费雯.丽获得的荣誉
电影奖项:
奥斯卡奖 Oscar / Academy Award
1940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
1952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【说明】费雯·丽未出席颁奖典礼,该奖由葛丽亚·嘉逊(Greer Garson)代领
金球奖 Golden Globe Awards
1952 提名 最佳女主角(剧情类)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
英国学院奖 BAFTA
1953 获奖 最佳英国女演员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
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NYFCC Award
1939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
1951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
西班牙圣后迪奖 Sant Jordi Awards
1957 获奖 特别奖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
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Venice Film Festival Volpi Cup
1951 获奖 最佳女演员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
其他表演奖项:
戏剧 托尼奖 Tony Awards
1963 获奖 最佳女主角(音乐类) Tovarich 同志
其他荣誉:
好莱坞星光大道明星 Star on the Walk of Fame
好莱坞名人大道6773号(6773 Hollywood Blvd)纪念星
美国电影协会百年百大明星 American Film Institute's 100 Years... 100 Stars
1999 获选 美国电影协会百年最伟大女明星第16名
费雯.丽成名史
1967 5月,当她与迈克尔·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练爱德华·阿尔比创作的舞台剧《微妙的平衡》的时候,困扰了她超过20年的肺结核复发,在休息了几周后,看起来已经康复;
7月7日晚上,梅里韦尔和往常一样将她留在家中,外出表演,半夜返回家中的时候发现她已经睡着了。30分钟后(已经是7月8日),梅里韦尔返回到卧室发现费雯·丽躺在地板上,已经去世,享年54岁。英国伦敦的所有剧院都熄灭舞台脚灯一分钟,演员和观众一起默哀悼念这位表演艺术家。按她的遗愿,死后她的角膜捐献出来(因感染肺结核而未能如愿),遗体火化,将骨灰洒进她生前最喜爱的小湖里,自己收藏的名画德加的《浴女》赠给前夫劳伦斯·奥利弗。
费雯·丽的骨灰撒在家乡的一个湖中,靠近英格兰东萨塞克斯。一场纪念仪式在西敏市圣马丁教堂举行,约翰·吉尔古德宣读了悼词。在美国的南加州大学也举行了一场悼念活动,乔治·丘克等好友宣读悼词。
1963 参演百老汇音乐剧《同志》并获得了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奖;
费雯·丽最后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是1965年的影片《愚人船》,扮演一个失落的贵妇。
1961 费雯·丽参加了影片《罗马之春》的拍摄。从的7月到1962年的5月,梅里韦尔和她一起参加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和拉丁美洲的巡演。
1959 费雯·丽参加了诺埃尔·科沃德的喜剧《Look After Lulu》的演出。
1958 费雯·丽开始和演员约翰·梅里韦尔交往,梅里韦尔知道了她的健康情况,向奥利弗保证自己会照顾好她。
1955 她主演了影片《蔚蓝深海》。同年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演出一季莎翁的戏剧,包括《第十二夜》、《麦克白》和《泰特斯·安特洛尼克斯》。诺埃尔·科沃德的新作《南海泡沫》邀请费雯·丽担任女主角,费雯·丽因怀孕退出该剧。几周之后,她再度流产,又经历了一次精神抑郁,这回长达数个月。她和奥利弗一起参加《泰特斯·安特洛尼克斯》的欧洲巡回演出,但是整个旅程因费雯·丽与奥利弗以及其他同事间经常爆发的冲突而坏事。当他们回到伦敦后,她的前夫霍尔曼与奥利弗一起帮助她镇定下来。
1953 1月,费雯·丽与彼得·芬奇一起前往斯里兰卡拍摄《象宫鸳劫》。影片开拍后不久,她经历了一次精神崩溃。派拉蒙电影公司只好请来伊丽莎白·泰勒顶替她的角色。奥利弗陪伴她回到了英国的家中,费雯·丽告诉他自己已经爱上了芬奇,并和他有了暧昧关系。她在几个月内逐渐康复。这次发病使许多奥利弗的朋友得知了她的疾病。费雯·丽基本康复和奥利弗一起演出舞台剧《睡美人》。
1951 费雯·丽主演了田纳西·威廉斯编剧的《欲望号街车》中的布兰奇·杜波依斯。威廉斯和制作人艾琳·迈耶·塞尔兹尼克观看了她在《造谣学校》和《安提戈涅》的表演后决定让她出演该角色,奥利弗担任导演。《欲望号街车》为费雯·丽赢得了第二个奥斯卡金像奖;
同年,费雯·丽和奥利弗演出了两部关于克利奥帕特拉的戏剧,威廉·莎士比亚的《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》和萧伯纳的《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》。之后,他们来到纽约,在齐格菲剧院整整表演了一季。
1948 6月,奥利弗夫妇抵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;
1848年,奥利弗是老维克剧院的董事会成员,他和费雯·丽乘船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巡回演出,为剧院筹集资金。在6个月的旅行中,奥利弗表演戏剧《理查德三世》,也与费雯·丽合作演出《丑闻学校》和《九死一生》。
1947 奥利弗被授以爵位,费雯·丽陪伴他前往白金汉宫参加授权仪式。